杰夫·波(Jeff Poe)和蒂姆·布卢姆(Tim Blum)。
照片 Amy Graves/WireImage

想每天在邮箱中收到 早餐与ARTnews 时事通讯,请注册我们的早餐与ARTnews订阅。

早上好!

  • 蒂姆·布卢姆(Tim Blum)的前员工质疑画廊在巴塞尔艺术展上的表现,并指责他“自大”以及做出“糟糕的商业决策”。
  • 美国国会正在讨论是否延长并强化一项法律,以帮助纳粹大屠杀受害者及其后裔追回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
  • 前巴塞尔艺术展负责人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批评艺术市场的“金融化”,呼吁回归其“情感根源”。

头条新闻

布卢姆的突然之举。当蒂姆·布卢姆在七月初告诉《ARTnews》他要“逐步关闭”自己的画廊时,艺术界震惊了。为什么一位如此成功的经营者会在声称在巴塞尔艺术展上取得佳绩后选择关闭?布卢姆当时解释说,这是由于“系统性问题和潜在的崩溃风险”。但据Artnet报道,一些匿名且目前心怀不满的前员工和艺术家表示,直到最后一刻,他们才得知布卢姆“退出这场游戏”的决定。“目前的情况源于自负、糟糕的决策和过度扩张”,一位“了解画廊运营的人士”表示。另一位补充说:“最令人费解的是缺乏提前通知。要么你不提供遣散费但给一些时间让他们处理自己的情况,要么你立即解雇他们但提供慷慨的补偿。很难理解这种处理方式。”

布卢姆选择“逐步关闭”这一术语似乎触动了敏感神经。正如Artnet指出的那样,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一个经过长时间的刻意过程,但这次关闭发生得非常迅速;布卢姆画廊的当前展览将是最后的展览;它们将在周六结束。(相比之下,当纽约的 Metro Pictures 在2021年宣布关闭时,它花了九个月时间逐渐结束。)一位前员工表示,这次关闭“与市场无关——而是源于一个人做出的一系列糟糕的商业决策”,并指出布卢姆买下了长期合作伙伴杰夫·波(Jeff Poe),并在经济形势不稳的情况下购买并翻新了纽约的画廊空间。两位消息人士告诉Artnet,在巴塞尔艺术展和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的销售情况都很糟糕,但布卢姆否认了这一点。更糟的是,一些员工在ARTnews于7月1日报道这一消息时才得知关闭的消息。另一位前员工批评布卢姆在公开声明中未能认可其员工“为实现他的愿景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奉献精神”。

博物馆反对掠夺法。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会正在讨论是否延长和强化一项2016年制定的法律,以帮助大屠杀受害者及其后裔追回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该法律将于明年到期,除非续期,它允许索赔人在发现被盗艺术品的位置并能证明所有权后,有六年时间提起诉讼。它的目的是解决涉及80多年前被掠夺或被迫出售的艺术品的诉讼时效问题。这项立法已导致几起成功的归还案例,包括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的作品。然而,一些法院认为,时间的流逝已不公平地阻碍了博物馆为其辩护的能力。一项新的两党参议院法案寻求无限期延长该法律,并禁止基于时间的抗辩。该法案由参议员约翰·科宁(John Cornyn)(R-TX)和理查德·布卢门撒尔(Richard Blumenthal)(D-CT)共同发起,确认纳粹掠夺的艺术品索赔不应仅仅因为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而被驳回。主要的犹太组织支持这一改变。然而,大型博物馆正在抵制。花费8000美元游说这一问题的艺术博物馆馆长协会支持将法律延长五年并保持其当前形式。发言人萨沙·弗雷登海姆(Sascha Freudenheim)表示,这将保留法律的好处,同时允许继续评估其对索赔人和机构的影响。

精选摘要

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一位在艺术界培养了忠实追随者的剧作家和艺术家,于周四在纽约沃特米尔斯去世,享年83岁。他创立的沃特米尔斯中心宣布了他的死讯,称他死于一种短暂但急性的疾病。 [ARTnews]

一名前博物馆经理被指控偷窃文物并在拍卖会上以超过67,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史蒂芬·哈里斯(Stephen Harris),66岁,据称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从诺福克博物馆服务的收藏中拿走了陶瓷、玻璃和硬币。 [泰晤士报]

7月,史密森学会美国历史国家博物馆从展览中删除了有关特朗普总统两次弹劾的参考内容。一位熟悉展览计划但未被授权公开讨论的人士表示,这一变化是在史密森学会在白宫施压下同意审查内容后进行的,目的是撤换一位艺术博物馆馆长。 [华盛顿邮报]

苏富比屈服于印度政府的压力,归还了与佛陀遗物有关的古代宝石。名为皮普拉瓦宝石的珠宝收藏原定于5月在香港拍卖,但法律干预后拍卖被叫停。 [艺术报]

最后一条

“停止炒作艺术作为投资!” 在为时尚商业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前巴塞尔艺术展负责人马克·斯皮格勒将过去25年艺术市场的金融化归咎于最近的不稳定——画廊关闭、纽约ADAA博览会取消,以及像贾科梅蒂沃霍尔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停滞不前”。斯皮格勒将这一转变追溯到1990年代末,当时拍卖行开始出售新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此前被认为太新,不适合转售。到了2000年代,投机者和投资基金涌入市场,将艺术视为金融商品而非文化资本。艺术投资基金、类似Masterworks的碎片化所有权平台和艺术抵押贷款都获得了发展。甚至主要银行也推出了艺术咨询服务。然而,斯皮格勒写道,许多这些项目未能提供回报,导致投资者失望和估值模型扭曲。投机狂潮推高了价格,扭曲了收藏习惯,并导致新兴艺术家的再售市场几乎和它兴起时一样迅速崩盘。第三方担保和排名算法等金融工具只加剧了波动性。“那么,艺术市场的金融化到底运作得如何?”斯皮格勒问道。“相当糟糕。尤其是当你考虑到连锁反应时。”他认为,结果是一个“削弱了艺术优势并突出了其弱点”的市场。他的解决方案?贸易必须从将艺术作为资产出售转向推广收藏为一种“可以上Instagram的智慧型乐趣”,针对那些关心文化、理念、艺术家接触和社交信号的富裕且有知识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转载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